一、成果建设背景
“大数据时代”下如何利用数据实现实际业务需求,已然成为当前数学、统计学等各项科学重点研究的方向,也是当代大学生实践所学知识的重要学习途径。
因此,为激发广大学生学习统计、应用统计的积极性,提高运用统计方法建立统计模型、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励学生利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对批量数据建立统计模型和探索处理的过程,用于揭示批量数据背后的信息,丰富学习经验,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全国各类统计学相关的竞赛也层出不穷,主要是面向全国高等院校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的统计应用活动,为切实帮助提高大赛参赛作品质量,所有竞赛也将力邀国内统计学界一流学者以及业内知名专家担任大赛评委。
二、成果建设的方法和思路
统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可以应用到医药、生物、经济、金融、管理等领域的调查、预测、决策等相关问题。这要求统计学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更需要具有实践操作能力。而实践能力不是仅靠课堂教学就能达到的,还需结合社会实际问题进行大量的实训。因此,为避免“填鸭式”教育,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相关竞赛以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通过竞赛中解决的各种实际问题来让学生发现自己在专业方面存在的不足从而加以改进,提升其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
提升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驱动力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适用于学习各类实践性和操作性较强的知识和技能。竞赛驱动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拓展学习的视野和眼界,无形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应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性。
从教师角度说,竞赛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实践活动结合理论基础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里,参赛题目的确定、 完成及其评估成为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由传统的“主角”转变为“配角”,旨在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从学生角度说,也不再把学习当任务,而是根据竞赛需求来学习,由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寻求知识。在统计学类竞赛中,深入学习高频使用的基本统计理论与方法体系,根据拟定的参赛题目,精心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打破专业课程间的学习界限,提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并将这些能力充分应运于日常学习,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良好习惯。
三、成果内容
为激发广大学生学习统计、应用统计的积极性,提高运用统计方法建立统计模型、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利用各种统计分析方法对批量数据建立统计模型,参加各类统计相关的竞赛,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相继指导学生在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荣获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统计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中国商业统计学会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总决赛”二等奖,“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与分析大赛总决赛”一等奖,这两次竞赛通过让学生对兰州市居民购车情况、兰州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满意度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来提高学生对所学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及实际动手能力,在参赛过程中调查方案及问卷调查均由学生自己设计,在方案通过后,学生亲自在兰州市各区发放调查问卷,再通过数据分析及统计研究,最后完成整个参赛作品,在整个过程中老师仅起到引导的作用,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能动性和创新性。
2016年指导学生参加由国务院学位办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举办的“第二届全国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大赛”荣获教学成果奖三等奖。2017年组织研究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并荣获三等奖,在建模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努力培养其提出不同见解的能力和勇气,鼓励创新,开拓思维。
四、成果创新点
在指导学生参与各类统计相关竞赛中采用了“方法适用性+难度的原则”设计整体方案,用“块状+点状嵌入”的知识嵌入方式识别新知识点,在教学方法上综合使用了“讲授法+互动案例教学+自主研究型课程设计”的多种教学方法,按照“任务驱动+高效课堂”完成整个参赛过程。
在教学中继续加强和深入以校内实验实训为基础,以校外实习培训为主线,以实际参赛训练为依托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融“教、学、做”为一体,进一步强化学生应用及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而使学生的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吸取知识和持续发展能力、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等都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在竞赛中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以“启发式”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运用“讨论式”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发挥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应运多种案例,生动化、形象化的教学,更容易使学生接受。
五、成果的推广
在教学过程中切实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实践技能出发,秉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旨在加强学生学习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培养,促进科学知识型人才向科学知识使用技能型人才的转变。目前,全国市场调查大赛、全国大学生统计建模大赛等赛事吸引的参赛学生由几年前的少数个人发展到统计学专业高年级的所有同学,大家对比赛的参与度、重视度和积极性都有了质的飞越。
为保证统计学类专业竞赛对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的可持续性,建议学校能够构建和完善专业竞赛评价机制与激励机制,着眼于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创新潜能和实践能力,切实关注大学生发展中的个性差异。同时,把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相关竞赛作为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突破口,让他们在竞赛过程中将理论应运于实践;深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引用创新性思维,以应对智能化时代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